11月29日下午,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杨信彰教授莅临公司,并为语言与文化学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“外语类国家社科申报、功能语言学与英语学科语篇分析”的学术讲座。
讲座由语言与文化学院经理龚帆元经理主持,公外部主任姚正锦、公外部全体教师、英语系师生一起认真聆听了讲座并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和讨论。
杨信彰教授先简要介绍了功能语言学的历史沿革和研究现状,然后以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成果为切入点,以地理、化学、历史等教科书为例,从语言学的角度,向大家详细介绍和解读了教材编写的科学规范、语言特点和知识呈现方式。如何让加拿大移民在学习英语这门新的语言的同时,又能理解教科书的学科内容,是教材编写者面临的一大挑战。杨教授通过研究得出,每个学科的教材,都有其特定学科的语言规律和知识呈现方式。因此,教师不仅需要熟悉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,还要了解所用教材的知识呈现方式,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员工。
在答疑、讨论环节,师生踊跃向杨信彰教授提问,杨教授耐心地一一为大家进行了解答。通过与杨教授的交流,师生们受益匪浅,深切地体会到做学问要有兴趣,方可得益;做学问要花功夫,持之以恒;做学问要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。
最后,龚帆元经理进行了总结,他指出在当前“一带一路”的战略背景下,语言既是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,也是蕴含安全价值的战略资源。作为语言学习者和研究者,师生们要抓住机遇,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方向,找准研究语料,这样才能进行有社会价值的学术研究。


杨信彰,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全国外语界知名专家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、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、全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、中国英汉语篇分析研究会副会长、全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、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常务理事、全国文体学研究会常务理事、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会长。主要研究领域为功能语言学和语篇分析。兼任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会长、福建省翻译协会副会长、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;先后主持、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项,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、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、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项目1项;已在国内外发表有关语言学、语篇分析、语言教学的文章90多篇,出版各类著作、教材、辞书20多部;科研成果先后11次获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;编写的教材《英语词汇学教程》被列为“十一五”和“十二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;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,2009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,主讲的当代语言学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,201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。
文/童艳丽 图/姚正锦 编辑/陈经纬